PLM系统数据整理方法有哪些?

2023-06-28 10:00:00

PLM是一种管理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和所有与产品相关的过程的技术。一般用在制造业企业中,PLM提供了产品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可在企业范围内为产品设计和制造建立一个并行化的协作环境。

通过PLM项目管理系统,能够保证企业产品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和一致性,实现数据的全过程追溯、提高数据的重用性,从而为企业的研发设计能力带来有效地提升。

企业在实施PLM系统时,需要将与相关的基础数据进行规范性整理,而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规范性是否达到企业管控标准,是PLM系统实施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那么企业应该如何整理PLM基础数据呢?

以三品PLM系统为例,企业可通过下述步骤对基础数据展开整理工作:

1.数据分类与统计

对PLM中涉及的基础数据进行分类统计,数据类型应该包括物料、BOM、图纸、文档、以及相关组织、人员、岗位、设备等,并且需要对每种分类的历史数据量进行统计,以初步了解基础数据的规模与整理工作量。

2.成立工作小组

根据基础数据分类与工作量,企业需要挑选认真细心、具有责任心的人员形成专项工作小组,按照数据类型、工作过程进行人员工作分工,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奖惩措施。

3.制定整理规范

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根据PLM系统的管理要求,PLM实施方与企业共同讨论确定数据的规范,如编码规则、图纸模板、属性维度等,形成基础数据整理的作业标准。

4.合理的安排整理计划

结合企业的生产情况,合理制定基础数据整理计划,可按照由易到难、从下至上的原则进行规划,并定期召开小组沟通会议,查看进度、推进整理工作。

5.整理录入

对整理完成的基础数据,应当制定数据导入规范,由工作小组专人或者基层人员进行导入。

基础数据的整理是一项重要且花时间的工作,不仅需要根据上述过程来制定基本方案,也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比如根据数据的应用频率和重要性,将整理工作周期延长至PLM系统上线周期以外,这样不仅能缩短上线周期,也能保证数据整理的持续性。

通过上述步骤制定,企业的PLM基础数据可以得到完善的整理,并形成企业设计数据的积累,从而为后续的新产品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罗山信息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