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1 15:04:02
据外交部消息,应德国、法国和挪威外长的邀请,中国外交部长秦刚已经启程出发访问欧洲。前段时间,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德国外长贝尔伯克访问中国,将落实中国与欧洲各国达成的共识,推动中欧关系稳定发展。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介绍称,此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在中法两国元首共同引领下,两国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上保持良好沟通合作。秦刚外长访问法国期间,将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各项合作,与法国外长科隆纳筹备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活动,加强两国人文交流合作。
汪文斌强调,中国和德国都是具有影响力的地区大国,两国以尊重、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不断推动中德稳定合作,也带动了中欧关系整体发展。秦刚外长此次访问德国,将与德方加强对话沟通,深化两国合作。
法国和德国是欧盟领头羊,法德两国外交政策,可以影响到欧盟的整体决策。此前,欧盟内部传出一些声音,呼吁与中国“脱钩断链”,法国和德国并未理会,表示重视中国市场。而挪威,则在俄罗斯断供天然气之后,成为欧洲最大的供气源。德法、挪威三国,对欧盟经济具有重要影响,中方出访这三个国家,也是有所考虑的。
德国和法国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投资合作举足轻重。加强与德国和法国的合作,可以推动双方在贸易、投资、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深入合作,进一步拓展中欧经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此外,加强与德法关系也有助于增进中欧在全球事务中的协调与合作。德国和法国作为欧盟的领导国,对欧洲的整体外交政策和全球议题的协调具有重要责任。通过与德国和法国的密切合作,中国可以更好地参与全球治理和解决全球性挑战的进程,推动构建更加多边主义、开放包容的国际秩序。
不过,中欧关系发展也受到了一些挑战和限制,双方在经贸、技术等领域存在一定的分歧。同时,美国一直对中国采取经济制裁和贸易限制措施,同时也对欧洲国家施加了一定的压力。例如,美国对欧洲国家实施的钢铝关税和对特定企业的制裁等措施,直接影响了欧洲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压力可能迫使一些欧洲国家在与中国发展关系时持谨慎态度,以避免与美国发生经济冲突。
美国在欧洲地区拥有广泛的安全合作和情报共享网络。美国通过这种合作方式,加强对欧洲国家的影响力,并试图通过安全合作的渠道来影响中欧关系的发展。欧盟一些国家为了讨好美国,极力配合美国战略,甚至开始编造出一些理由对中国企业下手。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欧盟计划对7家中国企业实施制裁,理由是“涉嫌为俄罗斯提供电子元件”。不过,欧盟方面虽然提出了这样一份制裁名单,但是还需要所有欧盟成员国全票同意才能执行。欧盟内部还有一些理智的国家,该制裁法案通过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即便是没有通过,也会对中欧关系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欧盟一直将俄罗斯视为“威胁”,但是俄罗斯并没有被击垮,因此,欧盟一些政客将不满发泄到中国头上。中方早就表明立场,与俄罗斯发展关系不针对第三方,欧盟做这些小动作不仅无法破坏中俄关系,反而会反噬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