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8 14:10:03
1949年,蒋介石逃到台湾后,台湾问题成为了两岸人民最关注的问题之一。直到今天,台湾究竟以何种方式回归,依旧是全世界人民关注的热点问题。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间,两岸关系逐渐破冰,国共双方展开了多次秘密接触。
为了完成两岸人民共同的期盼,实现两岸统一。毛主席等中共领导人主动放下芥蒂许诺:“只要台湾回归,蒋经国将被中央委以重任。”
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思想情切,蒋介石也向毛主席表达了和平回归的愿望。遗憾的是,这次谈判结果依然不尽人意,这是为何?
美蒋之间矛盾爆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大声喊出的这句话,可谓是深深地刻在了每个华夏儿女的心中。
在这个举国欢庆的好日子里,蒋介石的内心却十分苦涩,但他依然对已成定局的失败抱有一丝幻想。
这时的蒋介石还幻想着能够依靠西南地区险峻的地势,完成他在大陆的反攻。
12月13日,眼看着解放军即将逼近成都,蒋介石没有时间做他的美梦了,他知道即使再不舍,也要离开大陆了。
蒋介石离开大陆时,留下了大量的特务,企图干扰解放军内部的稳定。逃到台湾后,蒋介石立即把“反攻大陆”的计划提上了日程。
蒋介石一到台湾便设立了专门“反攻大陆”的部门,他得意地认为拥有了台湾这块宝地,重回大陆指日可待。
相比于刚刚成立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台湾地处海上交通要道,工商业和军事装备都十分先进,加上蒋介石背后还有美国这座靠山,攻回大陆根本不在话下。
面对蒋介石的屡屡挑衅,毛主席丝毫不惧怕,解决台湾问题一直是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共同的期盼,解放军时刻准备着一举拿下台湾。但由于美方的介入,解决台湾问题只能暂时搁置下来。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介入到了国共两党的内政问题,他们公开喊出了“扶蒋反共”的口号。
随着美军的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国民党有了靠山后,他们变得极为嚣张,开始三番五次挑衅解放军。
有了美军的保护,蒋介石固然十分高兴,但他内心也很纠结。蒋介石深知仅仅依靠国军的力量,是无法与解放军抗衡的。
一方面蒋介石知道美军是他们最大“保护伞”,只有在美军的帮助下,他“反攻大陆”的美梦才有可能实现。
另一方面,蒋介石不能接受美方提出的“台湾地位未定”论,他知道美国的最终意图便是“分裂中国”。
1955年2月,蒋介石在中外的记者招待会上公开表示:“中国只能是一个中国。”
面对蒋介石一个中国的发言,毛主席和周总理十分赞赏:“老蒋还算有良心,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朝鲜战场上取得胜利后,美军意识到了他们不能再“小看”中国了,他们也开始思考自己是否有能力与解放军抗衡。
要知道,解放台湾最大的障碍便是美方的介入,如果没有了美方的阻碍,解放台湾便容易得多。
朝鲜战争后,中美的关系开始出现了微妙的转变。蒋介石和美方的关系也开始出现裂痕。
蒋介石意识到美国不一定能靠得住,同时,美国也感觉到蒋介石越来越不好控制了,认为他并不是分裂中国的最佳人选。
美蒋之间出现矛盾后,周总理和毛主席多次表示我方愿意接受台湾和平解放。
周总理公开表明:“如果两岸能够和平统一,蒋介石将是最大的功臣,他可以在大陆的任何地方居住。”
除此之外,周总理表示:“如果蒋经国来大陆任职,我方也将拿出最大的诚意。”从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态度来看,中共中央对于台湾和平统一是极为看重的。
随着年龄的增大,蒋介石也意识到自己不能再沉浸在“反攻大陆”的美梦中了。面对美国的要挟和越来越浓烈的思乡之情,都让蒋介石产生了无力感。
就在这时,从大陆寄来的一封信,让他产生了强烈的回归大陆的想法。
国共密约
1956年,国民党宣传部部长许孝炎带着一封信急忙地进入了蒋介石的办公室。拿到信后的蒋介石神色变了一下,便认真地读起了信。
原来,毛主席主动找到了章士钊先生提出了和平解决两岸问题的想法,章老先生原先在国民党内任职,是著名的爱国人士,他向毛主席表示自己愿意为两岸和平奔走。
章士钊带着毛主席的信找到了许孝炎,真情实意地传递了毛主席的想法。许孝炎听后十分动容,便将毛主席的密信送到了蒋介石的手上。
在信中,毛主席真情实意地表达了自己和全国人民对两岸和平统一的愿望,信中的每个字都写到了蒋介石的心里。
最让蒋介石动容的便是在信的末尾,毛主席表示:“浙江奉化蒋家的祖坟全部修缮完毕,溪口的花草树木一切都好,随时欢迎蒋先生回家看看。”
要知道,蒋介石最放不下的便是留在奉化的母亲。在逃到台湾之前,蒋介石特意带着蒋经国回到奉化去祭拜母亲。
得知蒋家的祖坟得以修缮,这无疑击中了蒋介石的思乡情绪。在读完信后,蒋介石沉默了很久,思考很久后,认真地对许孝炎说了一句:你辛苦了。
蒋介石生性多疑,面对毛主席传达的善意,他虽然十分心动,但心中仍然有所顾虑。
经过长达一年的考虑后,1957年初,蒋介石将许孝炎叫到了面前:“国共谈判一事不能马虎,你看派谁去打探消息比较合适呢?”
许孝炎向蒋介石推荐了三个人选,最终蒋介石选定了宋宜山以探亲的名义前往北京打探消息。宋宜山到达北京后,周总理热情地接待了他。
在周总理的安排下,宋宜山和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进行了秘密会谈,李维汉向宋宜山表达了四条具体的中共合作条件。其主要传达的意思便是:“只要与美方断绝联系,台湾便拥有高度的自治权。”
商谈结束后,周总理邀请宋宜山在大陆到处走走,看看大陆的变化。宋宜山对这次大陆之行十分满意,回到台湾后,他便把具体的商谈内容写成报告交给了蒋介石。
蒋介石读完报告后,发现宋宜山的报告中出现了大量的对大陆的赞美之词,这不仅引起了蒋介石的不满,还让他对谈判产生了怀疑。
蒋介石认为目前并不是和谈的好时机,便单方面终止了与中共进一步接触的想法。这次和谈只能遗憾告终。
就在章士钊为毛主席送信时,台湾方面也派出了一位神秘人物到北京同中央高层进行会谈。
在这时,蒋经国秘密会见了香港的曹聚仁。曹聚仁与周总理等中共高层有一定的交情,他在国民党内也有很高的地位,蒋经国尊称他为老师,他来当两岸的穿针引线之人自然是再适合不过了。
蒋经国向曹聚仁表达了台湾当局的想法:“我们有意愿同大陆进行沟通,这次你去大陆一趟,务必要打探清楚大陆真实的想法。”
接到任务后的曹聚仁立即给他的老师—现任“和平解放台湾委员会”的主任邵子力写了一封信表示他想同中共高层展开接触。
看到信后的邵子力立即同中央汇报了这个情况,周总理知道后便马上安排曹聚仁到北京来会谈。
1956年7月16日,颐和园昆明湖上一艘游船内,周总理和曹聚仁聊得十分融洽。曹聚仁首先问出来了蒋氏父子最关心的问题:“中共提出的和平解放对于我们来说到底有多大的实际价值。”
周总理笑着回答:“国共一共合作了两次,倘若有第三次合作,我方许诺的任何价值绝不是说说而已。”
周总理接着说:“台湾能够和平解放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愿意拿出最大的诚意来和台湾商谈,这次解放并不是招降,只要政权能够统一,那么其他的问题都是可以坐下来协商的。”
得到周总理的许诺,曹聚仁很快便把中共愿意同国民党进行第三次合作的消息传递给了蒋介石。
不久后,蒋介石再次密约了曹聚仁:“希望你能够继续同中共接触。”很快,曹聚仁带着蒋介石的任务再次来到了北京。
这次,毛主席亲自在中南海设宴招待了曹聚仁。上次表达了国共两党交流的意愿,这次坐在一起则是商讨具体细则。
毛主席对曹聚仁说:“只要台湾回归,我们不会干涉台湾实行什么政策,你们当然可以实行三民主义,但是千万不能让美国干涉我们的内政。”
听完毛主席的许诺,曹聚仁感受到了满满的诚意,他接着问:“台湾解放后,蒋介石父子要怎么安排呢?”
毛主席说到:“一旦台湾回归,蒋氏父子便是最大的功臣,蒋经国可以到人大或政协任职,台湾依然归他们管,蒋经国可以任台湾省省长一职。”
得到这些许诺后,曹聚仁将他与中央领导人接触的全部细节全都告诉给了蒋介石父子。
第二年三月,曹聚仁奉蒋介石的命令再次来到了浙江奉化。原来,蒋介石依然放心不下自己的祖坟,他对曹聚仁说:“你务必要到浙江奉化帮我看一下蒋氏祖坟是否得到修缮。”
来到奉化后,曹聚仁看到蒋家的祖宅和祖坟都得到了修缮,他带着相机将整洁的宅院和完好的墓地全部拍了下来。
回到香港后,曹聚仁立即写了一封信告诉了蒋经国蒋氏祖宅和墓地的真实情况,随之寄出的,还有他在奉化拍的所有照片。
看到家乡的照片后,蒋介石父子十分感动,想要回归到大陆的心情越来越浓烈,但面对美国的压力和要挟,蒋氏父子缺少了一个回到大陆的契机。
在中共中央领导人公开表示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后,美国政府十分嚣张地阻挠台湾的回归。
为了打击美国的嚣张气焰,在同曹聚仁商量后,毛主席作出了“炮轰金门”的决定,中共中央决定要给美国表演一场“炮战秀”。
1958年6月28日,金门炮战正式打响,美方多次要求蒋介石放弃金门,使台湾成为孤岛与大陆彻底断掉联系。
但蒋介石始终没有从金门岛撤兵,在“炮轰金门”期间,毛主席会见曹聚仁,让他向蒋介石发出情报:“我们只是针对美国,你们与美方断了联系后,在台湾,依旧可以搞你的那一套。”
很快,美国情报局发现了曹聚仁与中共联系,无奈蒋介石和蒋经国依然不敢与美国决裂,迫于美方的压力,两岸谈判的事便再次搁置下来了。
和平谈判遗憾停滞
1965年,蒋经国写信给曹聚仁称:“老师,速到台湾商量要事。”曹聚仁预料到这件事与台湾问题有关,便先与周总理见了一面。
周总理将前面国共谈判的条件整理成了“一纲四目”交给曹聚仁带给蒋介石。蒋介石打开信后,再次看到了中共中央满满的诚意。
“一纲四目”其实是“一国两制”的最初构想,其中表明,台湾必须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除此之外,不会干预他们的制度问题,中央还会给予他们资金补助。
经过协商后,蒋介石向毛主席提出了6个条件,其中包括了蒋氏父子的任职问题、台湾接受中共中央的补助问题以及台湾人民生活保障问题。
毛主席看到蒋介石提出的要求后表示:“这些相对于台湾回归,祖国统一来说都是小问题。”
毛主席欣然接受这些条件后,两岸人民都沉浸在统一的喜悦中了。不料,蒋介石再次犹豫了。
在这时,中国进入到了一段特殊的时期,中共和谈再次中断。后来蒋介石去世后,在邓小平同志的推进下,蒋经国同大陆再次展开了和谈。
在两岸人民的共同期盼和国共双方的努力下,谈判十分顺利。随着蒋经国的离世,台湾回归再次变得遥不可及。
直到现在,台湾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何时,台湾始终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也始终相信,台湾回归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