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9 09:16:16
“我本人于上海人民是有愧的,是上海养育了我,塑造了我,可是我却没有坚持住自己的底线,丧失了理想道德信念,我和我的家人应当接受党和国家的正义惩处。”
这是在2009年7月份的一天,上海巨贪陈良宇在法庭上认罪之后做出的忏悔。
即便是很多年后的今天,仍然会有人认为陈良宇曾经对于上海市的发展是有着巨大的贡献的,被判刑18年着实是有些重罚了,但是事实结果真的是这样吗?
这位曾经的上海市市长,官至副国级,他究竟做了什么?竟然会有如此的重判呢?
东窗事发
邓公曾说过:“我们的高级干部,一旦身居高位,就很难过腐败关,不仅自己要坚守底线,同时也要监督自己的家人和约束部下。”
从2006年7月份开始,就不断的有人将检举信寄到了中央纪委,内容就是举报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运营社保基金问题。其金额竟然高达44亿元人民币,这样庞大的数额,让中央纪委立刻做出了反应。
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矛头开始直指当时的上海市市委书记,中央政治局成员陈良宇。8月24日,开始正式地启动了对于陈良宇的调查。
陈良宇在上海为官多年,很多人对于他的印象都是从善如流,关心群众,但是这些,也恰恰是他最好的伪装。
多年来,随着官职的越升越高,陈良宇的私欲也开始不断地急速膨胀,他一次又一次的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和自己的家人牟取不义之财。对于他来说,只要金钱能送到位,那么什么都可能摆平。
在下属的眼中,陈良宇永远都是最后一个离开自己工作岗位的人,他生活看上去十分的简朴,每天的中午饭食,他也总是会亲自到食堂里面去打饭,绝不会让秘书或者其他人帮忙打饭。
每天中午的饭食总是吃上一碗清汤挂面,就连他的秘书都会私底下吐槽道:“陈书记,咱上海市的经济发展这样快速,怎么您吃饭还是这么简单呢!陈良宇也总是会笑着说一句,能吃饱就行。”
不仅是对于自己十分的严格,对于自己的亲人,他也总是会向外界展露出一副大公无私的模样。在文革时期,陈良宇父母曾经被迫交出过一套房子,很多年后国家想要归还,可是陈良宇却一副大公无私的说道:“归还房子的事情不着急,先紧着别人来。”
但是一转头在暗地里,陈良宇的父母名下却多出一套价值过百万的豪宅,那时正好是2000年左右。可谓价值不菲了。
我们都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陈良宇果然也因为一次性的大手笔动用了44亿的社保公积金,遭到了举报,最终自己东窗事发,身陷囹圄。
他被抓后,很多人都直呼不可思议,但是事实的真相已经摆在了那里,无论再怎么样,都必须为自己的贪腐“买单”。
那么,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让陈良宇一步步的滑向贪污腐败的深渊呢?毕竟在很多人的眼中,他的个人履历和过往的一切,都太过于耀眼和光鲜了。
也曾刻苦耐劳
相比起其他贪官落马后鼻涕一把,泪一把的讲述自己童年的悲苦经历,以及自己如何励志奋斗的故事,陈良宇很显然就不具备这一点特质,但是曾经的他,也曾坚守刻苦耐劳的本性。
1946年,陈良宇出生在旧上海的一座洋房中,在那个时候,能出生在那里,跟我们今天常说的生在罗马没有什么区别。他的父亲陈更华,更是当年公费留学美国的留学生,是美国常青藤高校的博士。
回国之后更是成为了一名高级工程师,后来下海经商,短短的几年间,就成为旧上海地区赫赫有名的买办集团。
陈父作为一名资本商人,在抗战时期的旧上海,曾经多次的秘密捐助过很多遭受日本人迫害的民主人士,这也让陈家的口碑在旧上海一直以来都保持的很是不错。
陈良宇的母亲李谋真也是一位大家闺秀,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社会里面,她却东渡日本学习医学,回国之后又行医治病救人,可谓是女中典范了。
在这样家境殷实,父母都是高知分子的家庭中,陈良宇按说怎么也不该走上无法回头的贪腐之路,可命运,总是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来一个180度的大转弯。
陈良宇的成长道路,都是在红色的五星红旗下一路攀爬的。
1963年8月,年仅17岁的陈良宇考上了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建筑系结构专业学习,四年后,他以系里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但是此时也正是社会思潮最为激荡的时候。
各种激烈的言论层出不穷,陈良宇也一下子就迷乱了双眼。
他过往二十年的优渥生活,此时成为了他最沉重的负担,资产阶级的帽子是很沉重的。于是他只好下连队当兵,进入到机器厂做最普通的工人,命运的转折,让他产生了一声声的叹息。
但是另一方面,陈良宇似乎天生就有消化苦难的能力,他无论面对任何的苦难处境,都从不抱怨,他的父母亲受到冲击的时候,他敢于站出来维护自己的父母,还总是会开导他们:“不要丧失信心。”
他不断地学习各种经济理论,虽然自己本科学习的是建筑学,但他却对于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十分的痴迷。
在上海彭浦机器厂,车间工人们在下班之余总是会要么打牌,要么喝酒闲聊来消磨时间,但是唯有陈良宇,他即便是完成每天繁重的车间工作后,也依旧会坚持每天晚上坚持挑灯夜战学习。
长时间的基层工作,不仅让他学习到了很多的知识和经验,更多的,还是他本人对于心智的磨炼更加的成熟了。
几年下来,陈良宇终于是厚积薄发,他开始一步步的向上攀升,从最基层的工作,慢慢的成长为技术员,科长以及副厂长,而走到这一步,他就用了13年的时间。
1982年,陈良宇正式成为了上海冶金矿山机械公司的党委副书记,开始正式地踏入官场,即便是拥有了一定的权力,可是这个时期的他也依旧坚持着自己的本色。
他没有任何的逾越行为,在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在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下,即便是身为国企的冶金矿山机械公司,也面临着发展难题,这个时候,陈良宇坚持引入了社会资本,不仅盘活了公司,还展露出了昂扬发展的态势。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生态圈中,如果一个干部懂得如何发展经济,那么很快就会成为一名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提拔的也会十分的快速,陈良宇就属于这一批。
1987年,成为了陈良宇一生之中最大的命运鸿沟,在此之前他心怀理想和远大抱负,但是就在这一年以后,他开始慢慢的忘掉了自己的本性初心,开始一步步滑向贪腐的深渊。
无法回头的贪腐之路
在1987年。他成为了上海市黄浦区区委书记,手中一下子掌握了实权,在那些年,很多的干部与开发商之间都会有“茶水费”,即便是最基层的小科员,一个月怎么也要拿上几次的“茶水费”。
但是在陈良宇这里,他却从来没有为任何走过后门,更没有去收别人送上门的厚礼。
几年下来,几乎每天都会有开发商从他这里拿到他签过字的文件,一个个腰包都逐渐的鼓了起来,最初的时候陈良宇内心也没有什么不平衡的感觉。
一天他下班回家,他的儿子陈维力不断地向他抱怨:“自己的同学家里面是做房产开发的,就连拿土地的文件,还是你签的字呢!可是我想和他们买一样的进口球鞋,都没有钱买。”
儿子陈维力的抱怨,也并未让陈良宇有什么太大的触动,此时的他依旧认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自己不能利欲熏心。
可是逐渐的,他就发现,他的妻子黄毅玲和儿子陈维力身边的名牌衣服首饰越来越多,他妻子背的包,甚至要花掉他好几个月的工资,儿子喜欢踢足球,居然有一座专门的足球场来供他踢球。
这些种种迹象表明,他的妻子和儿子一定背着他接受了别人的贿赂,在他的追问之下,二人也坦白了,他的妻子长期挂职在一家著名的房地产公司,每年都会有几十万的工资到账。
可奇怪的是,黄毅玲居然连公司的地址在哪里都不知道。
他的儿子就更是奇葩了,居然有神秘的一位老板送给他一家足球俱乐部,每次上海有大型足球比赛的时候,还会一起参与赌球,这样的行为,已经是涉及到了违法甚至是犯罪。
妻子和儿子背着他做的这些事情,在最初的时候他很生气,可是转念一想,自己的一份签字文件,就能为那些商人带去成百上千万的利润,可是自己却还是两手空空,时间一长,所有的私欲和杂念就都出来了。
1992年年初,陈良宇到英国学习了半年的公共管理,回国后,他就彻底的一改往日拒礼不收的态度,不管是谁来找他办事或者解决问题,他总是先看对方的“诚意”,只要诚意到位,自己就会帮忙解决。
从最初的项目问题,他收礼解决问题,后来甚至是土地规划和职务上的升迁,只要是他的权力能管得到的,他都会想尽办法的帮忙,当然,事后的“好处费”他也不会少要。
很多商人为了能与他拉近关系,为以后的生意铺好路,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首先就是对于他身边的亲人送上各种的珠宝首饰,他的妻子黄毅玲总是珠光宝气的出门,几乎每天都会有人上门送礼。
商人为了更大的利益,也会不惜成本的向他砸钱。他第一次收到的红包,是一位叫做杨松才的港商,红包里面装着崭新的十万元,这点钱与他后来贪污的钱相比,根本就算不了什么,但却是他收礼的开端。
再到后来,单纯的红包已经不能让他产生满足感,就像一个瘾君子一样,只有药剂量加大,才会让他重新的获得快感,于是便有很多的地产开发商向他送上豪宅,名义上还是自己家里面的老宅置换的。
除了自己不断地贪污受贿之外,对于自己的家里人,他也是不遗余力的“帮助”,他的弟弟陈良军就通过他的特批,在上海宝山区,用农业用地的价格买到了工业用地783亩,价格翻了几番,一转手就是暴利。
后来上海市旧城区改造,更是从中通过暗箱操作,获得不少的非法收益。
几年下来,陈良宇与弟弟陈良军对于土地的使用权违规倒卖,从中获取的非法利益就高达将近1.2亿元。给国家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为了能快速的弄到更多的钱,他居然将44亿社保公积金违规放贷给私人公司,这也成为了举报他的导火索,最终成功的将他拉下马。
他的儿子陈维力在他的一手策划下,居然进入到了职业足球俱乐部的高层,甚至于能做到操控比赛来赚取利益,很多人对于陈维力都是百般讨好,为的就是接近陈良宇,可以说,他们一家人都已经是腐败透顶了。
2009年7月5号,陈良宇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没收个人财产,这件关于上海市最大的贪腐案件的调查似乎就已经要正式的落幕了,但是它所引发的思考,却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正如尼采所说的:“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这句话放在陈良宇的身上,该是有多合适啊!
他本可以成为一个流芳千古的好官,可是却没能守住自己内心的道德底线。一步步的沦为世人所不齿的贪官,安贫守道,是人生最大的考验。
阅读文章后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