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变山寨?幼儿园学生因撞衫拿错衣服,宝妈讨要,对方反而发飙

2023-02-15 23:46:48

nba在线直播无插件

幼儿园阶段可谓是同学们进入集体生活的第一个步骤,这个时期能否有好的体验,足以影响他们后期的成长。可是但凡涉及到与他人相处,难免要有摩擦。

学生们可能还没意识到什么,家长往往坐不住了。有些看似不起眼的事情,换到自己的身上,真是很令人“气不过”。因为拿错东西发生争执的现象,不是一个两个。

幼儿园学生因撞衫拿错衣服,家长讨要,对方反而发飙

家里有娃的朋友都会清楚,幼儿园时期的学生无论是玩具还是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几乎都可以用“一大堆”来形容。

但是现在同款或者外形差不多的东西很常见,要是不标好姓名的话,很可能混淆。有位家长出差时在外地的专柜给女儿买了一款名牌外套,花了大概6百多。

(网络图片,非学生本人)

想着幼儿园并非“高端园”,多数家长基本不会给学生穿这个价位的衣服;而且又不是在本地买的,应该是“独一份”。想不到女儿放学后,却穿回了一件款式相同但品质较差的。

家长仔细观察,才发现原来两位同学因“撞衫”而拿错了衣服。名牌被换成了“山寨”,家长肯定不愿意,于是找到那个学生,她也承认拿错。

就在宝妈以为可以很简单地交换回来时,对方家长却“发飙”了。不知道是不是“恼羞成怒”,那位家长就是不承认,反而倒打一耙,说她买了便宜货又想占别人便宜。

最后这位宝妈气不过,直接表态说让警察来,对方才罢休。不过这样的经历令她非常难以理解。家长经常为子女整理衣物,是不是自己的难道看不出?

而且那位同学明明自己都承认拿错,家长为啥偏偏要狡辩,是“仇富”还是什么原因?不过更加让人意外的,其实还是网友们的评价。

拿错衣服再交换回来,不合理吗?有些网友却“拎不清”

这位宝妈分享的经历,让不少人想到自己遇见的“另类家长”。有人表示,自己在幼儿园的群里说出穿错衣服的事,不知是哪一家弄错,居然根本不吱声也不返还。

下次又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新买的衣服直接不见了,家长在群里说了不好听的话,之后才没有再丢过。可是有些网友的态度却完全相反。

比如,有人认为那位家长给女儿买600元的衣服穿去幼儿园,本身是在“炫耀”;如果条件够好,就不该跟另一位学生的家长计较。

说实话,这样想法让笔者有些意外,想不到还有许多人认同。总结一下,就是“拎不清”吧。穿名牌衣服到底算不算炫耀,这是一回事。

但是拿错之后要不要坦然承认和及时奉还,这是另外一回事。就算别人赚钱轻松、家庭条件好,也没有义务包容别人,这样劝人“大度”,属实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味。

还有人反问“小孩子穿名牌就能考上清华北大吗”。其实你自己的经济能力不太好,不能给学生提供优越的条件,这是你的自由。

但是人家愿意给学生稍微好点的物质条件,就引来这么多“酸味”的评价,其实明眼人很容易看出来,有类家长确实比学生更需要被“教育”。承认自己实力有限真的很难吗?

负责任的家长,要么努力工作,争取给子女更好的生活;要么教自己和子女学习坦然接受当下的水平;而不是看到比自己有本事的家长,就说“条件好能咋样”。

幼儿园学生有必要穿名牌衣服吗

当然,有些网友的建议也并非没有道理。理论上,穿什么样的衣服是幼儿园学生的自由,家里条件好自然会买好点的牌子。

但是弄错衣物在幼儿园阶段是常见的现象,如果想避开因此可能造成的烦恼,条件好的家长也需要考虑现实环境。谁都不能保证不会遇到类似的家长。

这样做可以大大减少产生问题的产生:观察大多数同学在吃穿用度上的水平,不要买过于昂贵的衣服带去幼儿园;买颜色稍微独特或显眼的,便于区分;或者弄上醒目的姓名贴。

至于有没有必要穿大牌,主要取决于家长自己。有人担心幼儿园工作人员会根据学生的家庭条件区别对待,所以喜欢买看起来很好的东西。

如果真的不介意弄错,或者确定园里其他家长素质都很高,可以减少鼓励。但如果条件普通,也不必刻意为了表现而让学生穿贵衣服。

(教导学生时也不要忘记爱国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罗山信息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