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6 12:37:15
2019年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也发生过,一头400斤的黑熊趁母虎产子之际,对它发动了偷袭,身体虚弱的母虎被黑熊打得节节败退,最终只能丢下幼虎,仓皇逃命。一个月后,“虎王”戴尔为替死去的幼崽报仇,来到黑熊的领地,打算将它生吞活剥,不过戴尔并没有选择正面战斗,而是躲在岩石后面,模仿母熊发情的声音,以此扰乱黑熊的神志。
不出所料,听到母熊的声音后,黑熊顿时方寸大乱,被迷的神魂颠倒,几乎毫无防备的就跑到“虎王”戴尔的伏击点,结果被暴怒的戴尔偷袭得手,直接锁喉,最后撕成了碎片,然后旁若无人的大口吞食起来。然而,这并不是“虎王”戴尔杀的第一头熊,根据俄罗斯“阿穆尔虎工程计划”,戴尔一生中总共杀死了4头母黑熊和1头公黑熊,而且它在每次战斗中都毫发无伤,简直就是熊类天生的克星。那么为什么熊总是被老虎捕杀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有老虎生存的地方狼群的种群数量就会被明显压制。有资料显示,一个由十余只狼组成的群落,遇到老虎时也只能退走,根本没有和老虎叫板的勇气,反观老虎见到狼群后只看了一眼趴在地上纹丝没动,明显没把狼群放在眼里,仿佛十余只狼就是空气。
但是老虎遇到熊,尤其是棕熊,马上就会警觉进入戒备状态,这说明在老虎的心里熊的危险性更大战斗力更强,即使老虎的对手是战斗力稍弱的黑熊,也无法体现出虎踏狼群的气势,这也变相说明了熊要比狼群更强悍一些,但这只是说明熊在状态佳的情况下。熊的冬眠是浅冬眠,遇到危险时可以自主醒来。熊是一种恒温哺乳动物,按照道理来说是不需要冬眠的,但是实际上熊确实有冬眠的习性,大约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4月,由于食物的缺乏,为了减少自身的代谢,熊会找到一个合适的栖息地进行冬眠。但是熊的冬眠是浅冬眠,不像是冷血动物的冬眠一样。冷血动物是深度冬眠,完全没有知觉,可以说是如果被猎物发现,那就是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这就是蛇冬眠的时候会被老鼠吃掉的原因。而熊的冬眠却不是这样的,熊在冬眠的时候只是体温下降4度,心率会减缓75%,以此来降低自身的新陈代谢。但是在冬眠的时候,是属于半清醒的状态,遇到危险的时候会随时醒过来,甚至在阳光好的情况下,熊还会自主醒来出去溜溜逛逛。一旦群狼攻击熊,那么熊是可以立马苏醒,进入战斗状态,面对苏醒的熊,狼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冬眠中被惊醒的熊,更加具有杀伤力熊在冬眠中,如果被惊醒,可以说是被激怒了,杀伤力巨大,周边活物基本上都会遭殃。就好比人有起床气一样,而熊的“起床气”更加大。熊在冬眠时体温只下降4度,被惊醒后随着脾气的暴躁,体温会迅速恢复,那么体力、反应等身体体能也恢复得很快。群狼面对愤怒的熊,可以说是“束手无策”,基本上只有逃跑的份了,跑得慢了只能被吃掉,当作熊的食物了。而狼是一种聪明的动物,一般不敢轻易去惹冬眠的熊。在加拿大南部森林报告中也有几起狼和棕熊相遇的案例,基本都是食物的竞争。在我们看来,北美狼应该算是所有狼中体型最大,最凶的狼。但是在几起北美狼与棕熊争夺食物的案例中都清楚地记载着,在争夺食物时,多数都是熊胜出。但是狼与熊的关系并不像狼与虎或者熊与虎的关系那样,必须赶走或者杀死对方,而是双方不断向对方进行试探性抢夺。
因为狼的速度和灵活性显然更好,但却很难对熊造成致命伤害,看起来如果有五六只狼的话,与一只成年棕熊可以形成一种竞争的平衡。国家地理2019年也出过一个关于熊与狼的纪录片,也印证了这一点,熊与狼在食物竞争方面显得更加针锋相对,通常狼与熊都在食物周边进行持续抢夺。在俄罗斯东部的锡霍特山脉保护区,Bromely在1965年时,发现一只雌虎挖掘了一只带崽雌性黑熊的洞穴,并将雌性黑熊从洞穴中拖出来杀死,雌性黑熊重约80-100kg,雌虎又杀死了30kg的熊崽。而Yudakov在1987年有一段记录,一只母雌虎挖掘了一只雄性黑熊的冬眠洞穴,试图捕杀它,但是最后雌虎逃跑了。从上述两个案例中,可以初步判定,冬眠中的雌性黑熊实力应该小于雌虎,雌虎实力并不能稳赢雄性黑熊。如果这样一对比,一两只狼想要奈何黑熊,应该也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