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2 20:36:00
1976年,毛主席提议华国锋出任中央副主席,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当时身负中央副主席职务的还有工人造反派上来的王洪文和老帅叶剑英。王洪文比华国锋,早几年担任中央副主席,也就是王洪文比他早上位。而叶剑英元帅,资历之深,军政经验之丰富,更是远非华国锋所能比的。
因此在4月7日,毛主席指定华国锋为自己的接班人,提议为中央副主席时,特别给他的“中央副主席”的职位前,加上一个“第一”。这个第一不加不行,不加的话,根本不能明确华国锋的接班人身份,毕竟王洪文和叶剑英也同为中央副主席。
1976年,毛主席指定华国锋作为自己“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时,毛主席83岁,华国锋55岁。而毛主席在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时,年纪只比华国锋大1岁,56岁。对于华国锋,毛主席持有的态度是“你办事,我放心”。毛主席对华国锋寄予厚望,希望华国锋能像1949年的他一样,发展一个“新中国”。
当然,毛主席希望华国锋能按照他的路线,继续推进他的“未竟事业”——给中国人民带来幸福、安康、有尊严的生活。毛主席相信华国锋,可以做好领导全国人民蓬勃发展的工作。
但我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我国人口又是世界最多的国家,华国锋要成为一位合格的党的领袖、合格的国家的领袖,不只需要强力的手腕,还需要极具声望。华国锋为人忠厚,颇有长者之风,在中央高层人缘甚好,但作为领袖而言,资历尚浅、威望还不够。
毛主席考虑到这点,所以卧病在床之际,确定华国锋为接班人后,自知自己余日无多,便在1976年4月,做出过这样的“最高指示”:“要造这个舆论,要宣传华国锋同志,要使全国人民逐步认识华国锋同志。”这也是形势所迫的无奈之举,此举反映出毛主席选择华国锋接班,多少有些仓促,只能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提高华国锋的声望。
1976年6月15日,距毛主席病逝只有不到3个月时间。病重中的毛主席,把华国锋、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王海容6人,召到自己的卧室,说了一番“临终遗言”的话,像是总结,又像是提醒。
大概内容是:“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八十多了,人老总想后事,中国有句古话叫盖棺定论,我虽未盖棺也快了,总可以定论了吧。我一生干了两件事,一是跟蒋介石斗了几十年,把他们赶到几个海岛上去;二是发动关于文化的大革命。
这两件事都没完,这笔遗产得交到下一代人手上。怎么交?和平交不成,就动荡中交,搞不好得血雨腥风,你们怎么办?只有天知道了!”最后几句话,毛主席说得很是悲凉,因为他知道,在自己死后,华国锋未必能压得住阵脚。
毛主席也早就说过,自己死后,江青很可能会闹事;他也知道,华国锋未必能斗赢江青。所以,毛主席将华国锋和他自己称为“四人帮”的四个人喊来,说出这么一番话,既是警告,又是暗示。
毛主席逝世后,华国锋联合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兵不血刃地解决掉“四人帮”,算是给毛主席交出了一份完美的“遗产交接”的答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