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研究:三条思路挖掘国企改革机会

2022-09-20 19:53:01

宝宝取名

  本期投资提示:

  国企改革催化频频,主题热度再次升温。2022 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年,截止2021 年底已完成70%的工作量,预计将在二十大前全面完工。时间紧任务重,进入5 月后,相关催化日益密集:(1)5 月18 日,“深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改革、争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表率专题推进会”召开。(2)5 月26 日,中航电子发布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公告:拟吸收合并中航机电并停牌。(3)5 月27 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着力打造旗舰龙头、专业领航上市公司。同一时间,国资委领导密集考察了中国铁塔、中国电建、中国建材集团、中国农发集团等央企,释放出改革加速的明确信号,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站在当前时点,自上而下建议从两条主线把握国企改革的机会。

  主线一:优质资产注入,以军工板块为重。在5 月18 日召开的国改专题推进上,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继续加大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力度。集团公司要系统梳理未上市和已上市的资源,结合实际逐步将现有未上市的优质资产有计划地注入上市公司,必要的也可单独上市。而横向比较各领域,军工央企的资产证券化空间较大:截止目前,航天科工集团、航天科技集团、兵器工业集团的证券化率分别只有15%、15%、21%,而其体外尚有不少以科研院所为代表的优质资产,后续资本运作值得期待。本次中航电子与中航机电的重组,也侧面证明了军工板块是当前改革的重心。我们梳理了当前各军工集团下属A股上市公司。

  主线二:挖掘股权激励方案,寻找被低估的个股。早在2019 年11 月11 日,国资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为央企股权激励打开了政策空间,此后A 股市场上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激励的案例迅速增加。利益机制理顺后,不少公司大力降本增效并显著提升了净利率水平,估值相应大幅扩张。截止目前,2019 年后发布预案的国企中共有228 家处于激励有效期内,我们逐一梳理了其激励的解锁条件。按净利润解锁条件的下限,我们计算出各公司当前估值对应的2022 年PE,并筛选出其相对行业有显著估值折价的17 家公司。

  最后,我们结合各行业分析师的自下而上的推荐,给出了基本面有亮点、且后续有改革预期的股票名单。

(文章来源: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文章来源: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罗山信息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