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好还是姥姥好”?宝宝给出最真诚答案,父母要重视起来!

2022-09-10 22:09:00

充值微信钱包

最爱孩子的除了还是父母以外,就是祖辈,无论是父亲的祖辈,还是母亲的祖辈,都会把自己全部都奉献给孩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隔辈亲。而对于孩子而言,和谁的关系好,主要是看谁陪伴孩子的时间更多,孩子往往会产生一定的依赖。同时也和父母的教育离不开关系。

“奶奶好还是姥姥好”?宝宝给出最真诚答案,父母要重视起来!

珂珂从小都是在姥姥陪伴下长大的,尤其是在上幼儿园之前一直都是在姥姥家生活,按理说应该更喜欢姥姥,但是因为想要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所以送到了奶奶家,奶奶家是生活在市区,一家三口也全部都从老家搬到奶奶家生活。

对于孩子的父母而言,工作上的繁忙让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照顾自己的孩子,所以把孩子的生活起居全交给了老人,当然刚到奶奶家的时候,孩子还没有完全习惯新的环境,对奶奶产生排斥,甚至十分恐惧,珂珂离开了从出生就陪伴自己的姥姥,难免会产生这样的情绪。

即便这样,毕竟是自己的亲孙子,奶奶肯定也愿意把自己的疼爱全部交给这个孩子,给自己的孙子买了很多孩子喜欢的玩具和喜欢吃的食品,而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慢慢地缓和起来,随着孩子都长大,对于姥姥的依赖也逐渐减少。

因为疫情的原因珂珂没有办法回到姥姥家看姥姥,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几乎没有真正的和姥姥见过面。姥姥十分想念自己的外孙,所以大老远的来到市里看望。

但孩子的表现却让姥姥十分伤心。孩子只是口头上对姥姥亲切的称呼,但是没有了以前那样的依赖。也就意味着在孩子心目中,奶奶已经取代了姥姥在心目中的地位。

妈妈看到这样的情形开始责怪爸爸,认为是爸爸没有按照自己的规定,说好带孩子回去看望老人,但是总是因为工作的问题没有办法回去,导致孩子和姥姥生疏。其实这样情况冷落的那一方都是令人伤心的,毕竟老人岁数比较大了,对他们而言没有比享受天伦之乐更能让他们开心的了,但是如果长期没有带孩子回到老人身边,陪伴老人,自然孩子也会开始不再依赖老人,只会依赖那个经常在孩子身边照顾孩子的人。

首先习惯了称呼会有一定的影响。

大部分家庭生育孩子之后,宝宝都是随爸爸的姓氏,也就会让孩子觉得同姓氏的奶奶会更加的亲密。

尤其是在回姥姥家的时候,我们通常都会用走亲戚,探亲,这样的词来形容。也会在孩子的心理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姥姥家是亲戚,并不是家人,也让孩子逐渐地开始生疏姥姥家。

其次,传统思想对孩子进行限制。

女儿出嫁之后都会跟随丈夫到男方的家里居住,所以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能够从这个话语中看出当女儿在结婚生子之后,就意味着成为了别人家的人,无论自己的女儿对自己是多么照顾,多么体贴入微,也会被这种常规的思想所束缚。

当然,这种想法也并不是绝对的,主要是看女儿是如何处理与老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如果经常的交流,自然也并不会有这样的隔阂,孩子也会对老人更加喜欢。身边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态度,如果想让孩子对姥姥和奶奶抱有同等的地位,也应该让孩子不要过多接触这些传统思想,要让孩子知道无论是姥姥还是奶奶都是疼爱他的。

最后,没有亲疏。

无论是姥姥还是奶奶,孩子的身上都流淌的这两方家庭的血液,从本质上亲密程度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别,只要家长能够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教会孩子,无论是姥姥还是奶奶都是爱你的,都会把他们全部的爱都给予你,这样的思想,让孩子真正的体会到老人对他的喜欢虽然也不会产生生疏的情况。

对于刚出生的小宝宝而言,本身并没有对这两者之间有过多的认识,而他们这么做也是受到父母的影响。父母毕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孩子三观的行程。如果父母平时就给孩子建立榜样,孩子自然也会效仿。

笔者寄语:如果想让孩子把两方家庭成员同等对待,家长就一定要经常和老人进行沟通,并且带孩子看望老人。这样老人自然也能够在自己的晚年享受这样美好的时刻。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罗山信息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