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1 00:41:01
王义伟/文在台湾问题上,美国总统拜登又一次放出了狠话。
5月23日,访问日本的拜登在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会谈后召开联合记者会。最后一个提问的记者问:“出于显而易见的原因,你不愿意军事干预乌克兰冲突。那么如果台海局势发展到这个地步,你是否愿意军事干预,保卫台湾呢?”
拜登:“是的。”
记者:“你愿意?”
拜登:“那是我们作出的承诺。那是我们作出的承诺。我们不是…,情况是这样的,我们同意一个中国政策,我们签署它,还有随之而来的所有相关协议。但那种情况——被武力攻占——被武力攻占——是不合适的。那会使整个区域陷入动荡,像另一件类似乌克兰的行动。而且那会是更加沉重的负担。”
拜登的上述表态立刻成为热点新闻被媒体广泛报道。中国方面也迅速作出了反应。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主持例行记者会回答法新社记者提问时表示:中方对美方言论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我们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在台湾问题上谨言慎行,不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以免对台海和平和中美关系造成严重损害。中方将采取坚定行动维护自身主权和安全利益,我们说到做到。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应询表示:民进党当局勾结外部势力,顽固进行谋“独”挑衅,造成当前台海局势紧张动荡。我们正告民进党当局,立即停止任何分裂国家的行径,立即停止“倚美谋独”,否则不会有好下场。
美日印澳四国领导人在东京举行“四方安全对话”峰会图自外媒
由于拜登不止一次表态要保卫台湾,严重悖离美国现行的对华政策,有专家结合拜登在其他方面频频失言的背景,探讨这一次他是不是又失言了。
在笔者看来,探讨拜登是否失言,意义不大。无论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还是言者有意、听者也有意,有一个事实是摆在那里的,在台湾问题上,中美之间一直在较量。
关于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大陆走过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49年到1979年,30年的时间,主要的策略是“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第二个阶段是从1979年到现在,43年了,主要策略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无论是解放台湾还是和平统一,迄今都没有实现。
主要的原因、关键的阻碍,是美国。
而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策略,有三个特点,或者说三个做法。
第一,执行一个中国政策(oneChinapolicy)),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oneChinaprinciple)。是“认识到”、并不是“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这是非常重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两点。
一个中国政策和一个中国原则,是两个有明显差别的概念。美国方面在所有的官方文件、表述中,从来都是执行一个中国政策,从来没有承认过一个中国原则。
当然,中国方面在正式的表态、发言中,都是要求美国恪守一个中国原则。
美国总统拜登
在关于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表述上,美方的正式表述从来都是认识到(acknowledge)、而不是承认(recognize)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比如:在1972年的上海公报中,美方表示:“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TheUnitedStatesacknowledgesthatallChineseoneithersideoftheTaiwanStraitmaintainthereisbutoneChinaandthatTaiwanisapartofChina.TheUnitedStatesGovernmentdoesnotchallengethatposition.)”
在1978年的建交公报中,美方表示:“美利坚合众国政府认识到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TheGovernment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acknowledgestheChinesepositionthatthereisbutoneChinaandTaiwanispartofChina.)”
在1982年的《八一七公报》中,美方重复以上表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发表的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认识到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IntheJointCommuniquéontheEstablishmentofDiplomaticRelationsonJanuary1,1979,issuedbytheGovernment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andtheGovernment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theUnitedStatesofAmericarecognizedtheGovernment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asthesolelegalgovernmentofChina,anditacknowledgedtheChinesepositionthatthereisbutoneChinaandTaiwanispartofChina.)”
第二,美国从来没有正式承诺过断绝对台湾武器销售。
中美建交后,为了解决美国售台武器的问题,中美经过多轮谈判,于1982年签署《八一七公报》。在公报中,美方承诺:“(美国政府)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它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
在这份公报中,美国仅承诺逐步减少对台武器销售,并最后解决这个问题,但并没有给出解决问题的时间。
另外,在与中国签署公报的同时,美国私下向当时的台湾当局作出了六项保证,其中一项保证就是“美国不会确定终止对台军售的日期(TheUnitedStateswouldnotsetadateforterminationofarmssalestoTaiwan)”。
这份六项保证的文件,在保密了38年之后,于2020年8月31日被解密,现在公然出现在美国国务院网站美台关系的事实清单中。
第三,美国一直高调倡导的,是台海问题的和平解决,强烈反对中国使用非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这一点,笔者不再赘述。
如果将来有一天,为了台湾问题,中美两国不得不展开一场终极较量,那么,这场较量,将以何种方式展开呢?
更重要的,对于这场早晚会来的较量,中国人做好了心理准备、以及其他准备了吗?
王义伟经济观察报部门主任
经济观察报海外部主任,台海问题专家,长期关注民营经济、国际经贸和反倾销,对宏观经济也有深入观察。
延伸阅读
"美国要防卫台湾"?拜登这次表态的时机和地点很特别
撰文|李岩董鑫
5月23日上午,美国总统拜登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位于东京的迎宾馆举行会谈,并召开联合记者会。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翻了翻中外媒体关于美日首脑会晤的报道,大都聚焦在两个话题:台海和亚太局势。
这两个话题都与中国有关。
这是拜登任内首次“亚洲行”。美日首脑这个时候聚在一起,为何就涉华问题大谈特谈?
美国总统拜登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召开联合记者会
“美国防卫台湾”
在首脑会谈之后的记者会上,拜登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不接受中国大陆以武力夺取台湾,如果中国对台湾地区发起行动,美国就将进行军事干预。他还强调说,“这是我们作出的承诺。”
《华盛顿邮报》报道称,这是美国“几十年来,就台湾问题做出最有力、最公开的表态之一”。
解释一下。
这其实并不是拜登首次做出类似表述。2021年10月,拜登在接受CNN记者采访时说过几乎一模一样的话,并引发大家对美国对台政策是否发生变化的猜测。
当时,白宫官员迅速向媒体进行了澄清,表示拜登的言论并不代表美国对台政策的改变。
刚过了几个月,同样的“剧本”在日本又上演了一遍。
拜登在日本表态之后,美国媒体均报道称,白宫官员再次表示,拜登的言论并不意味着政策的转变。
美国总统都说话了,日本首相也立刻跟进表态。
岸田文雄说,日本和美国“将监视中国海军最近的活动以及与中俄联合演习有关的动向”,声称“强烈反对以武力改变东海和南海现状的企图”,强调台湾海峡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表示美日将共同应对与中国有关的各种问题。
对于上述言论,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5月2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都进行了回应。
汪文斌表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既是国际社会共识,也是美方向中方作出的政治承诺。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在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问题上,中方没有任何妥协退让余地。中方将采取坚定行动维护自身主权和安全利益。
“我们说到做到。”汪文斌说。
他还指出,民进党当局推行“台独”分裂活动,美国等个别国家对此推波助澜,这是当前台海和平稳定面临的最大威胁。日本在台湾问题上对中国人民负有历史罪责,更应谨言慎行,切实汲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日美互相利用
其实,美日双方的高层领导人最近一直在各种场合频频打出“台湾牌”。
对于这次拜登给出的“美方进行军事干预”承诺,军事评论员宋忠平认为,如何“干预”的解释权在美方,可以是直接的军事干预,还可以是间接的支援和声援,就像近期俄乌冲突中美国所做的那样。
宋忠平向政知君分析指出,打“台湾牌”是美国不会放弃的、钳制中国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拜登此次表态的时机和地点值得深入分析。
宋忠平认为,近段时间以来,美国国家信誉折损殆尽,霸权旁落的危机日趋显现。从阿富汗仓皇撤离、“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都是具体的表现。同时,在对俄进行全方位制裁后,美国国内的通胀雪上加霜。
“可以说,美国的日子也不好过。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如仍希望维护其霸权地位,就需要拜登政府向其盟友彰显其强硬姿态,并加大对他国的挑衅力度。显然,这个挑衅对象就是中国,因为美国认为,中国是其最大的战略对手。”他说,拜登选访日期间就台海问题表态,并再次做出“防卫日本”的承诺,就是为了突出日美的同盟关系和利益捆绑。
美国总统拜登
那日本“上蹿下跳”地积极配合又是为何?
从美国角度来说,要维护霸权利益、彰显霸主地位,它需要一个与自己坚定站在一起的盟友。而在美国将战略重点向亚太转向的当口,日本无论是地缘位置还是自身能力,对美国而言都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堪当给美国在“亚太看门”的重任。
从日本角度来说,国际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此前还曾向媒体解读称,台湾对日本而言利益攸关。他指出,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面积狭小、人口众多,这使得日本极大依赖能源、商品的进口。而日本通过海运的进口贸易通路,有80%要经过台海。
宋忠平认为,在美国不断强调“重返亚太”的背景下,日本想凭借自己是美国忠实盟友的身份,跟随美国步伐再次坐上亚洲“头把交椅”的位置。而要想实现这一妄想,遏制中国成为了日本必然选项。
因此,遏制中国发展,美日两方有着共识。宋忠平说,日本和美国在东海、台海问题上的合流,可以看做某种联动配合,“美国对日本的操控是公开的秘密,但就打压中国而言,这两个国家其实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美国的亚太“小圈子”
首次“亚洲行”,拜登还有两个在“小圈子”里的“大动作”。
5月23日下午,拜登在东京正式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
这是拜登在2021年10月出席第16届东亚峰会时就提出的构想。《金融时报》报道称,这个“印太经济框架”的实质是美国“印太战略”在经济领域的延伸,旨在补足“印太战略”缺乏经济支撑的短板。
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此前说过,中国同地区国家一样,乐见有利于加强区域合作的倡议,但反对制造分裂对抗的图谋。美国“印太经济框架”属于哪一类?首先要画出一个大大的问号,看透其背后隐藏的图谋。
这个“框架”虽然以“经济”为名,但大国竞争色彩浓厚。此前不少西方媒体都分析认为,“框架”目的就是对抗中国,美国贸易代表戴琪更公开宣称,“印太经济框架”是“独立于中国的安排”。
汪文斌在5月23日的记者会问道,美国是不是在把经济问题政治化、武器化、意识形态化,用经济手段胁迫地区国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美方欠地区国家一个说法。
“试图拿一个什么框架来孤立中国,最后只会孤立自己。”汪文斌说。
5月24日,美日印澳将召开“四方安全对话”峰会。
“四方安全对话”始于2007年,由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议发起,曾被视为拼凑“亚洲版小北约”。安倍不再担任首相后,机制陷入停摆,直到2017年特朗普政府抛出“印太战略”将其重新激活。
拜登上台后,美国继续利用“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做文章。此前西方媒体纷纷预测说,这次的峰会,中国会是关键议题。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王毅在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第78届年会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亚太概念不应被稀释,亚太合作不应受干扰。
要旗帜鲜明地拒绝任何将军事集团和阵营对抗引入亚太的图谋。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观,不能把本国安全建立在他国不安全基础之上。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反对一切在地区渲染紧张、挑动对立的言行。
资料|新华社等